市政园林工程作为社会公益事业和民生工程,为城市居民提供公共服务,承担着生态环保、休闲游憩、景观营造、文化传承、科普教育、防灾避险等多种功能,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。市政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关乎着市政园林工程的建设效果、服务质量等。陆春晖等对市政园林工程中施工与质量管理措施、反季节种植、大树移植、养护等进行了详细分析,为施工实操提供了宝贵经验,但主要集中于实践层面,对近年来il+l现的新技术、新思路總结较少,在人工智能、建筑信息模型、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技术在市政园林丁程应用中的分析还较为缺乏。基于此,结合实践经验、查阅文献,总结市政园林工程常规施丁技术要点和部分新技术、新思路,为市政园林实践和发展提供参考。 1、市政园林工程施工的新技术和新思路 科技改变未来,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,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已应用于多个领域。当前,市政园林工程也应用了部分新技术和新思路,如BIM、AI等。赵晶等对风景园林中人工智能方法进行了综述,将风景园林人工智能研究方法分为三大类:人工生命类、智能随机化类、机器学习类。目前,人工智能在市政园林领域应用尚不成熟,初步用于项目初期评估、模拟等。 在资金使用方面,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,共建市政园林工程。这一模式对政府而言,可缓解财政压力,降低工程成本,提高施工效率;对企业而言,能更多参与工程建设,获得多个项目,形成双赢局面。目前,PPP模式多用于大型市政园林工程项目,对企业资金链有一定要求,缺点是易形成垄断性企业,在法律层面还需完善。 在市政园林规划和前期评估方面,引入四步分析法(描述、解读、评份、实现),保留当地历史文化特色,让景观绿化在发展过程中能留得住“乡愁”。1)描述阶段,通过时间尺度、空间尺度,收集项目地历史文化信息和发展过程,进行国内外、不同发展时期、个别与整体的对比。2)解读阶段,凝练上一阶段收集的信息,寻找出场地核心特征和历史元素。3)评价阶段,评价上一阶段元素潜力、落地性、可持续性。4)实现阶段。制定计划,实施最终选定元素。目前,四步分析法已在漳州南山文化生态园实施,效果较佳。此法适用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地区及大型市政园林项目,小型项目使用时间成本较高。 在市政园林公众参与方面,丰富和更新参与模式。我国现行市政园林工程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实施,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,缺乏公众参与和沟通,出现了同质化发展、缺乏地方特色、管养效果不佳等问题,同时存在公众参与意愿不强、参与形式单一、参与机制不健全等问题。参考深圳香蜜湖公园建设,在筹建、规划设计、施工图设计、施工建设、运营管理的全环节均应有公众参与1叫。筹建阶段,通过“线上”问卷星、微信调查等,“线下”问卷调查、社区活动等,对周边居民、学生、市民代表等进行摸底调查,了解生活习惯、主要需求、场地信息。规划设计阶段,通过座谈会、听证会、研讨会、方案公示等形式,明确和完善设计方案。运营管理阶段,理事会、志愿者、专家顾问等参与者通过理事会决策、日常指导、志愿活动等,营造市政园林良好参与氛围,提高维护效率,快速灵活满足公众需求。这一新思路广泛适用于市政园林,在小型项目中适当简化流程可以提高公众参与度,让群众“当家作主”。 在市政园林管养方面实施设施一体化管养模式,实施精细化、信息化管养,提高管养水平。一体化管养模式已在赤峰市实施,主要内容如下。1)数字化。通过卫星、地图、档案等资料,促使整个地区市政园林实现数字化,利用大数据、物联网等技术,实时监测市政园林设施,随时掌握情况,提升管理精准度,降低人力成本。2)作业标准化。提高机械使用率,提高人员素质,每人要求掌握数种器械使用,提高作业水平。3)巡查智能化。开发巡查系统,巡查发现问题后,系统自动定位,并将问题发至后台,进行统一处理。管养一体化在部分城市已投入使用,对财政收入一般的城市暂不适用。管养系统可适当增加微信等新媒体接口,及时接入市民反馈,弥补智能化盲区,提高管养效率。 2、市政园林工程常规施工技术要点 2.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在实施市政园林工程前,建设人员与设计人员应做好沟通工作,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,明确计划中各个工程组工作任务,确保施工人员有条不紊工作。同时,要做好园林选材工作,保证施工材料实用性,保障园林工程质量。此外,设计人员也应深入施工地进行充分调研和实地考察,观察施工区域实际情况,获得更详细、更真实的数据资料,为开展市政园林工程做好准备工作,防止仅根据卫星图和建设单位提供资料进行“纸上谈兵”式设计。 2.2严格控制施工过程 必须严格控制园柿施工过程,完善园林苗木选择和种植、灌溉、园路建设等工作。市政园林工程应种植茁壮无公害苗木,避免种植脆弱苗术,选择土质肥沃且pH呈中性的土壤,为苗木创建健康生长的环境。栽植前应实施松土作业,保证土壤输送养分均匀。种植过程中,种植人员应根据不同树种进行不同管理和控制,确保种植过程有序有效。同时,还应根据施工园区基本情况和实际需要,合理使用自动灌溉系统,人工灌溉模式可作为辅助措施。用水临时管线问题也应给予一定重视,确保施工园林实际情况满足基本要求。此外,随着经济不断发展,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,人们对园林美观度的要求也日益提升,要求在园林中布置适宜人们休息的园路,如修建健康步道和蜿蜒小径等。建设园路材料应充分考虑所在地区气候特点,尽量选择透气与渗透性强的材料。加强铺砖工作,按照有规则图案铺砖,确保园路美观性与实用性。应在不同区域选择不同图案,增加园路广场艺术感,使人们在路过园路时心情愉悦。 市政园林工程应重视景观建筑建设、景观排水工作、景观小品建设等。园林景观建筑属于园林工程中较大的施工项目,包括所有非自然景观建设,景观建筑的建设效果决定着园林工程效果。景观排水工作主要包括施工场地中人工湖排水、游泳池排水以及园路、广场、种植区域排水,做好排水工作可使园林内的水资源循环利用,节约用水。景观小品主要包括指示牌、垃圾桶、雕塑等设施。雕塑应根据园林工程特点合理选择,通常为网雕和浮雕。施工人员不仅要注意雕塑的精细性,还要注意所選雕塑的安装高度,将雕塑放置在适宜位置,保证雕塑与周围环境协调,以免过于突兀造成视觉不适。 2.3优化检测体系,制定绿化准则 实施市政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时,应全面分析质量检测体系与评定体系,总结相关质量控制措施,确保质量检验体系能够优化项目整体质量。应科学解决景观层次、外观、使用年限等问题,以经济效益和功能要求为驱动,保障设计效果,确保监督机制正常运行。1)完善相关安全保障体系,确保运维策略和控制结构完整性和安全性,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园林工程质量。2)全面监测施工项目中所需设施和材料,核查施工资料,减少数据误差,保证相关参数符合市政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要求。3)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管理,确保与质量信息相关的参数、数据准确。4)整合项目管理人员、施工人员、技术人员开展培训,以保证培训工作质量能够达到预期标准。有关部门要定期对工程质量、实施效果进行抽查监督,提升市政园林施工质量管理水平。 在城市园林工程发展过程中,缺乏统一标准是园林工程质量管理措施未能有效实施的重要原因。为提高园林工程质量,城市管理等有关部门需科学统一绿化标准,给市政园林工程施工提供相应保障。 2.4完善监督机制 在市政园林工程实施中,应采取整合措施,确保管理架构和管理政策符合实际情况,有效整合施工人员施工效果。施工单位要重视施工项目现场管理,从施工安全角度HJ发,真正提高控制系统综合水平,确保施工队伍相关人员能够明确责任和义务。有关部门应建立监督管理机构,保持施工现场监督管理水平。建设部门要落实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,确保整个建设工程符合监理要求。监理人员可利用量化标准,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,优化施工过程,使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更加完善。 2.5提升管理人员素养 管理者是园林质量管理的主体,专业的管理人员能够提升质量管理工作效率。提高园林施工质量的前提,就是提高管理者能力。当前,市政园林工程管理人员都储备了充足的专业知识,但在施工经验上还有所欠缺。因此,在组建专业管理人员队伍时,要掌握应聘者综合信息,尽可能选择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者,并开展技能培训,增强管理者的工作能力,将奖惩机制与绩效考核料学结合,调动施工人员积极性。
|